0 minute read

在环绕太浩湖四周的群山当中,海拔9739英尺的塔拉克山虽不是最高峰,却因棱角分明的长三角形轮廓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塔拉克”一词源于太浩湖地区的印第安语,意为“大山”,名副其实。它位于太浩湖的西南方位、黛色雷宣荒野地(Desolation Wilderness)范围内,每年夏秋季节游人若织。

塔拉克山远景

有三四条不同步道通往塔拉克山,但不管哪一条都是对体力的一次严峻考验。鉴于两年前我们已经走过Cathedral Lake一线,这回我们决定尝试从Glen Alpine Trailhead出发、途经寂而默湖(Gilmore Lake)的逆时针环线,全长8.9英里,海拔落差三千多英尺。

最初两英里的盘山步道挑战性最大,一路上坡,遍地花岗岩碎石,有时遇到较大的岩石还得手脚并用爬过去,走得我简直生无可恋。唯一的安慰是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偶尔歇脚时但见清晨的阳光静静洒在山谷对面的延绵群山上,四周寂静,恍如隔世。路上偶有几棵风姿高洁的松树为我们遮荫。

上坡

给宝逸来一张特写,它同样也气喘如牛

由于去程这段步道较短,海拔上升较快,不如其它步道来得受欢迎,加上夏季旅游高峰已过,在快接近山顶同Cathedral Lake步道交汇之前我们总共只遇到两拨人,一是一位独行的高龄女士,和我们几乎同时出发,看样貌似乎我父母一般年纪,身姿矫捷,一看便是徒步老手。虽然和我们相比她占了轻装上阵的优势,但她如履平地般迅速消失在前方的身影依然令我咂舌不已。另一拨则是两位从首府沙加缅度来的年轻女生,到底是年轻身强体壮,从后面赶超了我们,停步打招呼时还热情地帮我们拍全家合影。若非她们后来搞错方向比我们多走了好一大段冤枉路,理应比我们更早登顶。

约两英里过后地势逐渐平缓,转而成为高山草甸。时值深秋,一地枯黄,我们身后远处的几座白雪披身的山峰愈发显得高大庄严。这时若只顾陶醉于美景便很容易走错路,错过左拐时机,我们便是那么眼睁睁地看着前方那两位来自沙加缅度的女生渐行渐远……

到同Cathedral Lake步道交汇后步道重新变回碎石路,此时海拔已高,我们能明显感到空气稀薄,每走一步腿上肌肉都在酸爽地抗议,一路停停走走。祸不单行,这期间我弄丢了一壶水,估计是某次一屁股坐在地上喘气时从侧面袋子滚了出来,余下的另一个水壶也快见底,令我们的处境愈发捉襟见肘,只得安慰自己幸亏还带了滤水器,回程可以补给。

临近顶峰时,眼前完全是一大片乱石堆,这时便无所谓路线了,怎么方便怎么走,反正能到顶上便成。上面坐着不少人,悠闲地赏景,野餐,闲谈,拍照……之前那位高龄女士也其中,冲我们点头打了个招呼。后来,先前遇见的两女生也姗姗来迟。

脚下是烟波浩渺的太浩湖以及它的两位邻居小弟——卡斯科德湖(Cascade Lake)和落叶湖(Fallen Leaf Lake),标志性的翡翠湾也尽收眼底,与远方黛色雷宣荒野地的连绵山脉和零星湖泊交相辉映,当真是360度无敌美景,这一路再苦再累也觉得值了!

太浩湖与落叶湖

太浩湖一角与卡斯科德湖

回程基本一路下坡,经过寂而默湖我们赶紧补充水源,作一番休整。黛色雷宣荒野地内湖泊众多,寂而默湖在其中只算中下之姿,湖水清澈,但缺乏特色,但对于当时因丢失水壶而口渴难耐、身体疲惫的我们,它却相当于 一根救命稻草。

即将到达寂而默湖

人狗共逍遥

试水

从寂而默湖回到Glen Alpine Trailhead这一路较为热闹,因为它同时也是通往其它目的地的途经路线,有些人到下午三四点时候才开始进山,看那装备明显是打算在荒野地里搭帐篷过夜的,令我们很是羡慕,希望等娃大一点后我们也能重新野外露营。

回程山景

临近终点时经过一片恰金黄灿烂的白杨树林,如身临画境。

秋光正好

我们是上午将近八点出发,到终点时恰好下午五点,毫无悬念地耗去了几乎整个白天。凭良心说,我们两年前走的Cathedral Lake一线即所谓的“官方”夏季登顶路线沿途风景更加优美,而这条环线大概胜在清幽吧。